周明
勤能补拙的学习态度
在询问周明是什么让他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时,周明说,“勤能补拙,是我初入锡柴最深的感悟,一直促使我不断进步”周明2009年毕业于无锡技师学院,同年进入锡柴工厂实习。周明说:“影响我最深的是两位锡柴老师傅,是他们教会我主动学习的意义和‘勤能补拙’的内涵。”初入锡柴工厂的周明,每天第一个到达车间,最后一个离开,从来不喊苦喊累,始终坚信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在工作中学以致用,造出用户满意的锡柴“芯”。
“模具打磨,必须要精准,容不得一点马虎,如果出错了,不仅浪费时间,更是影响了后续的进度。”周明说,打磨毛胚不仅对人耐心要求极高,更得对厂房设备非常熟悉。“同样的动作,每天重复几百次,甚至上千次,每次都得符合标准……”在周明看来,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但要做到在长时间的机械重复中,始终对每一台设备功能熟悉而不慌乱的却是需要坚持不断的学习、练习以及思考。在休息时间,受工厂老师傅的影响,周明经常翻阅《CAXA制造工程师:数控加工编程标准教程》、《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书籍,学习先进的发动机制造技术。
工作中的周明
主动探索的创新品质
当聊到橱窗里大大小小的奖状时,周明谦虚的表示:“我不过是发现了些工作中的问题,并一一解决了而已。” 在工作中,勤奋好学的周明受到了领导充分的鼓励和支持。2014年,周明发现缸盖上的进排气门座圈加工不合格率相比其他部件居高不下,于是他细心观察,并结合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发现是枪铰工序基准不重合导致。在领导的鼓励下,周明翻阅大量相关书籍,经过近一个月时间的实践操作,编写出了针对枪铰工序质量控制难点的“特定程序”。这一技术改进,不仅解决了困扰车间同事们很久的质量难题,极大的提高了车间工作效率,更是令周明荣获2014年度“青年创新创效行动”的项目三等奖。
勇往无前的行为准则
当谈到“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一等奖”时,周明表示,“事业部给了我广阔的发展平台,也给我们创造了很多的机会,再加上我也十分珍惜每一次机会,所以无论是事业部内的比赛还是外部的比赛,我都非常认真的对待,基本都拿到了较好的名次。” 2018年8月,鉴于周明勤奋好学,迎难而上的工作态度,领导推荐周明参加《第八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江苏省代表选拔。得知消息的他,激动的同时更深感压力。不过周明很快便调整好状态,投入了刻苦地训练中,为了挤出更多时间进行实训,周明只用了2天时间熟悉并理解理论题库的3000道题,最终周明从一千多名技术人才中脱颖而出,以江苏省数控铣工第一名的好成绩,代表江苏省数控铣工前往北京参加10月份的全国性比赛。通过选拔后的周明并没有放松,在接下来的2个多月与时间赛跑,挤出所有能利用的时间训练,连吃饭都是匆忙解决,回忆起那段时光,周明笑着说:“每天集训很辛苦,从早到晚,精神高度集中,动作也要迅速,加工一个零件要5个小时,期间一点都不能停,手时常磨出血,一个训练周期下来能被蚊子叮40多个包。我那个时候应该是‘疯了’般,一心就想取得名次。”付出就会有收获,一路过关斩将,周明终是从全国29个省级代表队、七百人多名顶级技术能手中脱颖而出,斩获国家级“数控钳工--职工组一等奖”。周明说:“这项荣誉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一次向行业、用户展现我们年轻一代锡柴人态度与精神的机会。”
斩获国家级“数控钳工--职工组一等奖”
坚定不移的锡柴精神
当最后记者询问周明取得这些成就后,对他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改变时,“取得的成绩对我来说只是过去式,更何况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继续学习。”十年来,周明凭借自身的勤奋努力和不断的学习创新,造就自己在工作领域出类拔萃的表现力和影响力,获得很多奖项和荣誉,更是成为年轻一代锡柴人的标杆。
工作中的周明
刚满30岁的周明,已经开始带徒弟,在他师傅曾经教导他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年轻一代锡柴人独立思考、主动创新的能力,并将事业部的企业精神传承下去。如今,事业部学习、创新、抗争、自强的企业精神不仅是周明工作创新的助力,更是年轻一代锡柴人恪守的准则。同时,也正是一代代锡柴人的继承与发扬,夯实了事业部在发动机行业持续领先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