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做产品出身的,从16岁进工厂就从事我国最新一代自主坦克发动机试验工作,白天跟着师傅学习柴油机燃油系统技术,晚上还要补习机械制造、内燃机原理,对发动机有着深厚的感情,像‘疯子’一样执着钻研发动机技术创新。在潍柴发动机路线的重大选择上,我都亲自操刀。”“齐鲁时代楷模”谭旭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37岁的谭旭光担任潍坊柴油机厂厂长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潍柴追求卓越、迈向高端的动力之源。20多年来,潍柴始终把创新摆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谭旭光的带领下,潍柴以产品引领企业发展,以创新驱动企业迈向高端,奏响了“中国动力”时代最强音。
创新始终是潍柴发展的底色
“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潍柴能够不断地在市场发展中找到机会并成功切入进去,依靠的便是创新。”2002年,谭旭光带领着潍柴技术团队,开始利用全球资源推动内燃机研发创新,走向了自主开发道路,并于2005年成功开发并发布了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WP10/12系列蓝擎国三电控共轨重型发动机。对于潍柴来说,其重要意义还在于,通过此次研发,潍柴培养了一支掌握一流技术的30人研发骨干团队,建立了自己全套的正向开发流程。在谭旭光看来,这是潍柴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2005年潍柴推出蓝擎大功率欧三发动机
当时,发动机在全球有三大技术路线:单体泵、泵喷嘴和高压共轨,对于走哪种技术路线,大家各执己见。谭旭光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对燃油系统有着深刻的理解,在经过全球深入调研分析后,他亲自拍板选择了高压共轨的技术路线,这在当时国内同行业有着很大的争议。但这就是谭旭光的担当。现在,全世界的发动机都选择了高压共轨技术路线。事实证明,谭旭光的这一决策,让中国重型汽车行业少走了弯路、节约了大量成本。
2005年,潍柴进入“蓝擎”时代。然而,谭旭光却敏锐洞察到,如果仅做单一发动机,充其量就是地方发动机公司做到中国最大。但是,如果打通了这个产业链,从发动机到变速器到车桥,形成了一个重型汽车的核心动力总成,那将会改变世界。
这一年,谭旭光带领潍柴团队,抓住机遇,一举击败众多竞争对手,战略收购湘火炬,整合旗下陕汽重卡、法士特变速器、汉德车桥优质资产,首创全球“重型柴油机+变速器+车桥”动力总成黄金产业链商业模式,打造了全球首家动力总成研发基地。
潍柴动力科技展馆
如今,潍柴黄金产业链爆发出独特的竞争优势,不仅彻底扭转了我国缺少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困局,支撑自主品牌重型商用车独占国内市场99%的份额,并实现批量出口。潍柴动力“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份荣誉是对我们心无旁骛攻主业的最大褒奖,是对潍柴动力数十年来扎扎实实搞创新、坚持不懈科研攻关的巨大肯定,是潍柴所有员工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科技强企的最有力证明。”谭旭光表示。
人才是企业创新的源泉活水
人才永远是企业强盛的根本,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
“无论是时代的发展、还是经济结构性变化,都要求我们必须改革求变、创新发展。所有这一切的前提就是人。”谭旭光介绍道,“在潍柴濒临破产的时候,我们便深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人才是企业发展创新的源泉活水。这些年,潍柴前后引进了300多名高端人才,都是我亲自把关。”
1998年,潍柴生死存亡之时,谭旭光受命担任厂长。刚刚上任,谭旭光就千方百计找到了已经离职2年多的张纪元,三顾茅庐请他回归。当时,张纪元是潍柴仅有的两名硕士生之一,由于种种原因,他选择了离开。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
“是谭总给了我希望,让我有了一个非常宏大的愿景。”回忆当时选择回归,现如今已是潍柴动力副总裁的张纪元感慨地说。
留住人才就留住了希望。潍柴自开启创新强企的艰难转型以来,逐渐搭建起了灵活的用人机制和开放的研发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公开引进中高端人才,组建了由谭旭光牵头的专业化招聘团队,引入技术领军人才。在此基础上,潍柴通过创新全球研发体系,实现了技术共享、全球研发、协同生产。
“经过艰难转型发展,我们认识到,一流设备需要一流人才来管理,一流企业更需要一流人才来建设。”在持续创新过程中,谭旭光深刻意识到,买技术不如买人才,买人才不如建平台。搭建全球化平台,利用全球人才资源,成为潍柴人才创新战略的鲜明注脚。
多年以来,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潍柴始终保持研发的高投入,累计投入150多亿元,每年研发占比超过5%,达到国际领先企业水平,营造了生机勃勃的创新氛围,也支撑着潍柴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
为全面打造最优的创新生态,潍柴建立了工程技术、科学技术与基础研究“三位一体”的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畅通研发人员发展通道,建立以成果论英雄的考核评价机制,重奖科技人员和创新成果;自上而下建立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氛围,大力倡导实践“不争第一就是在混”“一天当两天半用”等优秀创新文化……这些措施极大地鼓舞了科技创新人才向着全球一流目标、向着更高的科技高峰发起挑战。
“我们就是要用最好的平台、最高的收入、最严的考核,实现优胜劣汰,让所有能干事、干成事的人赢得尊重和舞台。”谭旭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