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若干年后禁售燃油车的法令,在欧洲多国引发争论。其中利益相关者不乏各种担忧及憧憬,非业内人士或鼓掌称好,或不以为然。笔者以为,清洁能源汽车应尽早成为主流,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遇。
清洁能源汽车,是以清洁燃料取代传统汽油的环保型汽车,采用各类技术,有效降低汽车能源的消耗和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令汽车在使用中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大为降低。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环保友好型的汽车应大力推广,让它们尽快走进我们的生活。
但传统的燃油车让位于各种清洁能源车,是个比较缓慢的过程。即便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比较成熟的电动汽车,与燃油汽车相比,在价格、品牌、维修、保养、运行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可喜的是,随着各国燃油经济标准和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日趋严格,以及当地污染物排放规则的制定,清洁能源车的发展正在提速。2016年,全球新增可再生能源满足了大部分新增电力需求,以电池技术为主的新型储能技术应用规模增长了50%以上;能源技术创新在能源安全、促进经济转型等方面作用日益突出。当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增长40%,全球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已达200万辆。
在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过程中,电动技术不一定是唯一且最优的清洁能源技术路径,清洁能源汽车可以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在汽车行业,产品多元化的同时,能源的来源也应该多元化。根据国际能源署2010年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汽车动力的构成,将包括燃料电池、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天然气以及汽油和柴油等。这一估计与现实情况十分吻合。日本汽车业的混合动力技术(特别是丰田和本田)在全球就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无疑,从传统燃油车转向清洁能源车,对行业结构会形成一定冲击,供应链和价值链都将随之改变,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难以避免,传统车企和零配件制造商面临调整和转型,但另一些企业拥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从全球情况看,清洁能源车的占比仍然很小,甚至微不足道,这也预示着这个行业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潜力巨大。在车用清洁燃料的研究和成本降低方面,在配套设施的研发完善方面,在新型汽车的制造维护等方面,很多企业都大有可为。
国际能源署首次向全球公布的《能源技术展望2017》报告中显示,中国近几年在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电动汽车、能源储存(碳捕获和封存技术)等领域发展十分强劲。在电动车电池技术方面,东亚和北美的汽车电池产业布局在先,甚至还领先于欧洲国家。还有报道称,欧洲厂商每制造一台电动车就需要支付4000至7000美元的电池成本给中国厂商。从长计议,中国应在电池制造上牢牢掌握核心技术,占领清洁能源汽车市场的制高点。
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