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浙江、北京等地先后发生电动自行车充电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公共、安全的充电解决方案也成为全国近3亿电动自行车用户以及管理部门的迫切期待。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小绿人科技于1月9日在北京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柜G1及充电桩Z5,两款用于提供户外公共充电服务的智能充电设备,面向全国市场免费投放。
小绿人充电桩是为电动自行车日常通勤用户提供户外公共充电的解决方案,安装在小区、园区和商业楼宇等用户生活、工作区域;小绿人充电柜是为外卖、快递等物流垂直领域提供的电池存储、充电解决方案,摆放在外卖快递集中商圈、商铺以及站点。
据了解,小绿人的智能充电设备与充电插座等传统充电设备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围绕户外充电、公共充电两个核心需求,集成了智能化充电模块,具备自动识别电池、自适应动态控制电源、设备网络学习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用户可即插即用。
充电柜、充电桩产品
电动自行车充电行业现状堪忧公共充电服务迎来入口级机会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充电火灾事故频发,造成群死群伤,这一现象背后,是整个充电行业令人担忧的现状。
从用户层面看,全国使用电动自行车用户近3亿,并以每年超过3000万的增量增加。
从产品层面来说,充电的核心产品——充电器质量堪忧。据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公布的数据,90%市售充电器不合格,极易引发充电火灾。为电动自行车提供能源的电池,则缺乏统一标准,类型、规格多样,劣质电池充斥市场。车辆线路老化、短路也是造成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原因。
服务方面,规模化、优质安全的公共充电服务缺失。目前的充电服务,零散分布在各个小区、物业,以物业提供插座,用户自带充电器方式完成充电。更多的用户将车辆推入室内,或将电池拆卸入室充电,安全隐患极大。
产品质量差,服务缺失,导致的后果是充电火灾事故频发,造成群死群伤。2017年12月13日,北京市一村民自建房电动车充电引发火灾,造成5人死亡;2017年9月25日,浙江省玉环市一栋五层楼的出租屋内发生火灾,造成11人死亡,起火原因为一层门厅充电的电动车电气线路短路;2016年8月,广东省深圳市发生电动车充电火灾,7人死亡……
多省市多起人员伤亡火灾事故,促使政府、消防、物业、消费者各方对电动车充电安全问题的重视。2017年12月29日,公安部发布《关于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加强火灾防范的通告》,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构成违反消防管理行为的,公安机关将依法予以处罚;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户外安全充电,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充电这件事,只有在户外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遍布全国近3亿的电动自行车户外公共充电需求,是一个高频的移动物联网应用及支付场景,将为公共充电服务运营商带来进入上百万物业、楼宇、园区、商圈的机会,也将成为各家互联网公司争夺的入口。
户外公共充电的困境与难题
技术难题
为电动自行车提供公共充电服务,首要难题是公共充电设施如何适配五花八门的电池,需要一个“万能充电器”。近一年来,一些项目试图对电动自行车充电进行智能化改造,受困于技术瓶颈,仅限于支付环节的优化,将投币插座升级为扫码插座,在电池管理、电源管理等关键领域无能为力,无法完成真正的智能化,无法集成充电模块,无法消除劣质充电器带来的隐患,无法做到户外安全充电。
据小绿人CEO蔡笃满介绍,小绿人方案,突破了智能识别电池、自适应动态控制电源核心技术。给不同类型、规格电动车电池安全充电的基础和前提,必须能够识别出电池规格参数,在准确识别的基础上,自适应输出电压、电流,动态调整电源参数,识别电池充满,自动断电。这一技术由小绿人自主研发,目前只有小绿人掌握。小绿人的智能充电网络,具备人工智能网络学习算法,新的充电曲线即时上传云端,同步给所有在线设备,不断提高电池识别和电源控制精确度。
小绿人CEO蔡笃满发布现场
产品困境
目前电动自行车公共充电产业配套尚未建立,市面上没有可以直接用于公共充电服务运营的产品和设备,需要从基础研发入手,完成整机系统集成与协同生产,独立落地运营。这样一个全链条打通的运营需求,于一般团队而言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小绿人CEO坦承,作为互联网初创团队,一开始也不愿意做,一旦做下来,成为了很高的壁垒和门槛。
物业门槛
无论在小区还是商圈,充电设施安装、摆放,都需要场地和电源,物业管理单位是迈不过去的门槛。这类充电桩项目顺应政策(公安部文件禁止室内停放和充电,要求各地推进电动车集中停放和充电设施建设,配备定时充电、自动断电功能的充电设施,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试图以第三方运营商的形式来解决政府(要求合规、监管)、普通用户(想要在小区、写字楼充电)、各物业(不愿花成本建桩、运维,因此宁愿一刀切地禁止)三者间的难题,物业方是否具备安全管理和责任意识,是否认可项目方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成败的关键。
蔡笃满介绍,小绿人的解决方案一开始就定位在引领户外公共充电新模式,防雨防雷,全天候使用,可因地制宜,户外摆放,解决了搭建雨棚等物业困扰,用公共充电桩、充电柜取代用户充电器,消除了90%充电器不合格的安全隐患。经过近3年的打磨,在52个城市推进和优化,摸索出了一套满足各方需求的落地方式,与政府的户外安全充电要求高度吻合,北京市、深圳市等城市作为公共充电设施配套引入。
资本看好助推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网络
基于对电动自行车巨大市场需求、巨大优化空间,以及出行能源分发入口的认可,海淀区政府引导基金、中关村大河资本、浙大友创投资、杭州绩优投资、中关村中海投资、中青创投等投资机构先后注资小绿人。小绿人新品发布会也吸引了中关村海淀园产规处、中石油昆仑信托、浙民投、久安富赢集团、丝路云和基金以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美团、百世快递等相关方参加。
圆桌论坛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