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车展落下帷幕,新能源和智能化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不论是传统造车企业还是新兴的互联网造车新贵,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有了非常深入和实际的进展,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开始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可以说,2018北京车展已成为新能源和智能化发展的分水岭。
新旧造车势力集体发力
在本次车展上,不论是一汽、东风、上汽、北汽、吉利、比亚迪、江淮等这样的传统造车企业,还是蔚来、前途、威马、小鹏汽车和拜腾汽车等这样的造车新势力,以及奔驰、宝马、丰田、大众、捷豹路虎这样的国际巨头,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集中发力,展出了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
与以往车展不同,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车不再停留在概念车、PPT,或者是汽油车加个电池的层面。传统造车企业推出了众多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智能化量产车型,与最初的产品相比,在技术和智能化方面有了极大提高。而新兴造车势力也不再只是谈个概念,量产车型也开始陆续进入市场。
在北京车展上,具有高度智能化的全新红旗H5正式上市。其搭载的智能系统可以实现手机远程控制、自动泊车、全智能语音助手、娱乐社交互联等功能。而与其同时展出的还有包括代表了红旗未来设计思维的概念车GT Concept、全新电动SUV,以及智能驾驶舱等前沿技术。
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表示,未来会把重点放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方面,目前已经投资一大批新能源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相继在电机、动力电池系统、纯电动整车专用平台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
捷豹品牌旗下的首款豪华纯电轿跑SUV捷豹I-PACE也在北京车展迎来了亚洲首秀。据悉,捷豹I-PACE既秉承了捷豹的跑车性能,又兼具捷豹PACE家族惯有的实用性,搭载了81千瓦·时锂离子电池组,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 在公共充电站采取快速充电模式下,可在40分钟内将电量由0充至80%。不仅如此,捷豹I-PACE还搭载了采用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设置系统”(Smart Settings),可根据每位车主的驾驶习惯提供独特的驾乘感受。
捷豹路虎全球首席执行官施韦德博士表示:“捷豹路虎正努力实现从内燃机到自动化、互联化、电动化、共享化的变革,为全球消费者创造更加清洁、安全、高科技的未来出行生活。”
互联网与汽车深度融合
互联网与汽车的深度融合成为此次车展带给人们的一个突出感受。众多汽车企业纷纷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推出已经投入实际使用的智能车载系统。
北汽集团与博世、百度、科大讯飞等高技术公司在自动驾驶、车联网、在线导航、语音交互等领域深度合作,加快了智能网联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按照北汽集团的规划,今年下半年,搭载L1级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将达到量产状态。到2020年,搭载L2级执行类驾驶辅助系统和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汽车产品也将实现量产。
一汽集团在未来产品和技术布局中,也有计划与腾讯、百度、华为、滴滴等高科技公司达成战略合作,逐步推进在产品技术、平台层面,以及设备层面的合作。
同时,互联网企业与汽车企业的融合进一步加深。从重视整车制造,向聚焦汽车智能系统的核心技术转移。
日前,滴滴与一汽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投资构建智能汽车核心技术平台。一汽表示,这种合作,不是为发展整车目的,而是会在智能化的关键核心技术上进行合作。
专家表示,这代表着互联网造车的回归,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推动下,互联网与汽车的融合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产业链整合升级成亮点
在本届车展上,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是,新能源和智能化汽车的发展不仅只是体现在产品的进步上,而是在整个产业链、整个运营体系的整合升级上。
与早期纯电动车型普遍100到200公里的续航能力相比,此次北京车展上展出的量产纯电动车型基本都在400至500公里左右续航里程,已经与燃油车加满一箱油的里程相当。而诸如石墨烯电池技术、恒温电池组等技术也已经开始从实验室真正走向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服务模式和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一次又一次地颠覆传统汽车模式。
除了里程忧虑之外,充电难、充电慢等也是阻碍新能源汽车推广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北京汽车集团旗下北汽新能源公司创造性提出了换电模式,推进新能源汽车车电分离模式。此举能有效解决新能源汽车成本高、充电时间长、充电设施短缺、电池残值难以利用及回收难等问题。
另外,为推广新能源汽车,国内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都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共享出行。目前,由北汽集团大力推广的共享汽车也已走入全国十数个大城市。
作为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之一,新特则在北京发布了其首款A0级电动汽车——旗舰版DEV 1以及由新特完全自主研发的D-OS智能车联网系统。据称,这款售价不会超过10万元人民币的小车,续航里程达到了350公里,目前已有4万台的意向订单。
值得一提的是,新特选择与中国一汽合作,首款车型DEV1会在一汽长春总部生产。与此同时,新特还“绑定”共享出行平台摩拜,切入汽车共享市场。
新特汽车CEO先越透露,今年年底前会完成首批4000台预售车的交付,明年力争将4万台意向订单完成。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李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