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雄安限行海南限购,新能源车企能养活自己了吗?

   日期:2018-12-29     浏览:0    评论:0    
核心提示:一边是政策频出利好,一边又是补贴退坡的闸口越来越近,当市场充斥着要造新能源车的新势力企业的当下,我们不仅要问,新能源车企能养活自己了吗?

雄安、海南两大特区近期连续出招严控燃油车,并先后出台了新能源车覆盖的时间表。结合国家2020年新能源车产量力争200万辆的规划布局,给广大车企打了一针加速新能源融资的兴奋剂。然而15家拿到新能源车准入资质的车企中,目前仍有7家无量产车型面世,数家甚至变为“僵尸企业”;吉利、比亚迪等传统车企巨头也深陷新能源领域过度融资的困境,现金流出现严重短缺。

一边是政策频出利好,一边又是补贴退坡的闸口越来越近,当市场充斥着要造新能源车的新势力企业的当下,我们不仅要问,新能源车企能养活自己了吗?

雄安限行海南限购,新能源车企能养活自己了吗?

雄安新区官网4月28日曝出的一则消息,触动了许多敏感分析家的神经。

这则题为“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对燃油车说不”的通讯稿,在其导语部分写明:“园区正式对外宣布禁止燃油车驶入”。文章同时声明,这是雄安新区首个对燃油车说不的园区。

无独有偶,海南省长沈晓明在4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海南将在2030年全面禁止燃油汽车销售,实现全岛新能源车全覆盖。

雄安与海南在新能源领域的大步快行,让不少汽车行业参与者大呼刺激——

变革,也许比预计的来的更早一些。

优惠促产量,政策有利好

在现行国策和发展潮流的双重驱动下,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植坚定不移。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为新能源财税政策定了调: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科技部长万钢强调,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必须达到200万辆;4月1日起正式实行的“双积分”政策,对车企要求更为严苛:若企业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不达标,就需要向其他企业购买“新能源积分”,否则高油耗车型将被迫停产;此外,该政策要求在2019年将新能源汽车销量比重大幅提升至10%的水平。

雄安限行海南限购,新能源车企能养活自己了吗?

大基调之下的海南和雄安,成为出行形态改革大规模推广前的两块试验田:根据新鲜出炉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新区将构建“公交+自行车+步行”的出行模式,起步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按照海南省“十三五”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到2020年底,海南省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要达到3万辆以上,建设充电桩2.8万个以上。布局合理、智能高效的智能交通系统和绿色出行模式,成为政府的主导方向。

政策利好推动下,今年头两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2万辆和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5.5%和200%,增幅远超去年全年。

对车企而言,新能源这方大棋盘上,若不尽早落子,其生存空间在政策和竞争对手的挤压下,迟早会彻底消失。

补贴下行,“巨头”融资忙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结构、运作模式,在不断的实践试错与海量资本的变现作用中,近年已独立成型。曾有的代差在这里消失,广大中国造车“新势力”与世界老牌车企,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新格局背后,隐藏着国内车企“以战养战”的私心。

 
打赏
 
更多>同类资料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料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