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 记者 刘阳 发自北京
最近,成都前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SST前锋)发布公告称,已接到证监会通知,公司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事项获得通过。这意味着,本次重大事项基本完成监管部门的审核,即将进入最后的资产交割阶段,SST前锋即将蜕变为北汽新能源。换个角度说,就是北汽新能源即将成为国内资本市场新能源汽车第一股。
其实,早在今年4月末开幕的北京车展上,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就曾明确表示,北汽新能源将于2018年第三季度上市。资本运作正在快速而平稳地推进,看来北汽新能源如期登陆A股,几无悬念。
虽然上市后一方面可以让北汽新能源更便于融资,扩大规模,增加影响力;但另一方面,一旦企业内部出现问题,受到的伤害也会更大。北汽新能源恰恰是问题不断,无论是产品低端化,还是研发不给力、过度依靠补贴、产品质量不过关以及管理层动荡不安,都在阻碍着北汽新能源迅速成长为一只绩优股。
虽然截至发稿,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连庆锋对时代周报记者的提问依然没有回复,但几日前,北京汽车就遭到了瑞银的减持,而在这之前瑞信也将其评级由“跑赢大市”下调至“跑输大市”。这些都让传统燃油汽车业务业绩仍没有太大起色,新能源能否做得好的质疑始终存在,可见投资者对北汽新能源上市后表现的担忧不无道理。
不得不借壳上市
北汽新能源自2009年创立之初,就被北汽集团规划为未来将独立上市的一家公司。自2014年开始,北汽新能源就开始筹备上市,到去年8月,完成了B轮融资,同时落实了员工持股计划。但是,按照相关规定,在A股上市需要连续三年盈利。北汽新能源在2014年和2015年连续亏损,到了2016年,才实现盈利1.08亿元。如果走正常IPO流程,北汽新能源必须保证在2017年和2018年继续盈利,并且最早也要在2019年才能上市。因此,北汽新能源不得不放弃独立上市的打算,在2017年12月入主ST前锋,正式开启借壳上市之路。
盘点中国的上市公司,通过借壳上市的并不少。通常所说的借壳上市,就是指一家私人公司通过把资产注入一家市值较低的已上市公司,得到该公司一定程度的控股权,利用其已经是上市公司的地位,使母公司的资产得以上市,最后该壳公司被改名。
北汽新能源的借壳之路也差不多是这样。
去年12月,S*ST前锋发布公告称,北京市国资委同意将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首创资管直接持有的四川新泰克100%股权无偿划转至北汽集团。四川新泰克是S*ST前锋控股股东,占总股本的41.13%。那么,拥有四川新泰克100%股权的北汽集团自然而然就成为了S*ST前锋控股股东。接着,S*ST前锋拟以截至2017年10月31日拥有的全部资产和负债,与北汽集团截至2017年10月31日持有的北汽新能源股份中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同时,S*ST前锋向北汽集团及北汽新能源除北汽集团外的其他股东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剩余全部北汽新能源股权。至此,仅仅4个月的时间,北汽新能源全部股份注入S*ST前锋,借此获得上市资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北汽新能源近几年的销售业绩增长情况,是SST前锋股份重组方案能迅速过会的主要原因之一。去年,北汽新能源全年销量达到10.3万辆,位居比亚迪之后,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