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全球500强企业、行业老大,遭受危机的概率是多少?不是0,不是1%,也不是99%,而是100%。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复杂、多变的移动互联网络社会,任何一个芝麻大的小事、任何一个瓜众都有可能引发或产生蝴蝶效应,波及全城,乃至全村——地球村,殃及池鱼。
今年7月以来,当深圳沃特玛“放假门”、珠海银隆“拖欠门”、知豆北京“裁员门”、蔚来“交付门”、小鹏“发布门”、威马“自燃门”等诸多危机门先后突然爆发时,我们切身体会和感受到新兴的新能源汽车群体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艰难与困苦。
不同于20年前门户互联网刚兴起的第一波造车潮,有别于10年前垂直互联网兴起的第二波造车潮,当今第三波造车新势力面临的创业与舆情环境,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复杂、更敏感。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人传播、交互传播、海量传播、全天候传播,信息传播的速度、深度、广度与烈度,超乎想象。
在人人即媒体、人人即摄像机的亿媒时代,新媒体、自媒体、网络媒体对新兴的造车新势力有一种放大镜式审丑狂欢,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不友好、不理性、不宽容:下一个出事的是谁?谁会被爆出?
如何应对全媒体时代的舆论危机,提高“网商”,防止“网伤”,避免“网殇”?
直面危机高发、舆情难控的高危时代,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护身符、免死牌,唯有“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战战兢兢,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扎扎实实地构筑“防火墙”、深挖“护城河”,才能渡过这场前所未有的由金融危机波及的经济危机、车市危机、造车新势力危机。
最近,联想、腾讯、拼多多、滴滴、京东等一大波具有互联网精神和基因的企业都先后逐一发生危机,更有甚者还有明星、院士、院长、博士、教授、企业家、公众人物等在互联网上被“扒粪”,一两个“唯恐天下不乱的挑事者”加上“一帮看热闹不嫌事小的吃瓜群众”便“兴风作浪”,小众小炒+媒体爆炒,硬把“小故事”演变成一个“大事故”。
具体到新造车势力,都先后无一幸免地发生了企业、品牌、产品的舆论危机事件,影响严重的已导致有的企业上市计划中止,有的企业股价估值下跌受损,有的企业发生客户退单。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件?
首先是企业价值观出问题,造车为什么?造车的初心是什么?PPT造车、互联网造车、造车圈钱等等诚信危机,已击穿大众和公众及媒体的价值底线。
第二是涉事企业缺乏危机预防和正确处理机制,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平常不“防火”,出事去“救火”,把问题拖成舆情,把舆情演化成灾情,导致火烧连营。
第三是媒体的原因,媒体已变成企业,新闻已变成商业,巨大的生存压力,已把不少大大小小各类新媒体、自媒体、传统媒体变成饥肠辘辘的饿兽。
第四是网络的原因。环球时报前不久发表评论员文章忠告:“互联网上的批评总是很复杂,经常会因为一个由头,带出一大片情绪,而那个由头未必很准确。我们建议,所有著名企业、机构以及名人都要有说不定什么时被互联网揪住的思想准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造车新势力最近发生的一系列由企业经营管理危机引发的公关危机,对造车新势力的启发或教训是:不争论、不高调、不动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面对危机,首先是不必惊慌失措,不必大惊小怪,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从容不迫和快速应对。试想,一个成熟、稳健、健康的企业是一遇到风吹草动甚至被人误解、被人骂骂就猝死、倒下的吗?
国内多数汽车企业容不得外人的置疑、指责、拷问,甚至是一星半点的微词,就跳起来、蹦起来、嚷起来。实际上,不争论,并非怕争议,国内外哪一个知名品牌不是在争议中生长和成熟起来的。
笔者常在报道中看到包括汽车企业高管的“激动言辞”。我还在报道中看到,媒体说你一个“不是”,有的企业非要整出10个“是”来。
“高筑墙”,体现在公关预防层面,防患于未然,防火甚于救火,要把高度重视和投入资源,才能避免或有效化解重要且紧急的、或将突如其来的公关危机;“广积粮”,体现在自身强身健体上,建构起内部舆论体系;“缓称王”,表现在积极布置外围友好舆论场景,为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
(作者:新能源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