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汽协数据显示,中国10月汽车总体产量较上月下跌了0.9%,销量上环比下跌0.6%,产销比上年同期明显下降,延续了7月份以来的低迷走势。累计同比上,汽车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0.4%和0.1%,产销量增速持续回落,为今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由此看来,今年全年实现正增长的可能性极小。
而就在车市遇冷的大环境下,新能源乘用车依然是高歌猛进,销量再创历史新高。世界范围内,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含进口)18年1-9月同比增长60%,世界份额达到50%。国内市场,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占比更是达到了95%。然后红火的背后,自主品牌们依然面临着巨大挑战。
群狼环伺,来自合资品牌的威胁
长久以来,与自主品牌相比,合资品牌车企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进速度并不快,没有在市场蓝海时抢得所谓的“先机”。但是,随着广汽本田新能源工厂获批、上汽大众安亭新能源工厂开工、以及近期通用宣布裁员15%,希望通过此举能在2020年前每年削减60亿美元的成本用于支持自动驾驶和电动车的研发投入,外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开始动真格了。
根据全球汽车产业平台MarkLines整理资料显示, 宝马集团计划在2025年在全球推出25款新能源车型(其中纯电动车型12款),且全球销量的15%-25%将是PHEV车型;戴姆勒集团也计划到2022年为止会投放10款EV车型且全球销量的15%-25%将是EV车型。
在今年广州车展前夕,大众发布了未来在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计划。按照规划,大众汽车将在中国推出规模最大的新能源车型产品组合,共有超过30款新能源车型将陆续上市,其中50%的车型将会进行本土化生产,同时2019 年在华投资40亿欧元布局电动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到2020年,大众集团计划在中国销售大约40万辆新能源汽车,到2025年将达到约150万辆,可谓雄心勃勃。
而在离我们更近的地方,丰田已然蓄势待发。
由于混合动力汽车不属于新能源汽车,没有补贴的加持,以混合动力见长的丰田长期处于蛰伏状态。但在今年工信部第312批和313批新车公示中,插混版卡罗拉和插混版雷凌赫然在目,这将是丰田在原先的动力发展路线中撕开的一个全新窗口,可以遇见插电混合动力将会在越来越多的丰田车型中搭载。对于自主品牌们来说,丰田这次真的来了。